应急复习
儿科
实践考核:
- 门诊病历书写,其实不写病例。是实践考核
- 病史问诊考核
理论考核: - 案例:川崎病 补液
- 选择: 50条
8分钟 头围 等等 一两个问题
15号 儿科 体格测量,病例?
设定情境,判断什么方法测量
告诉你测哪些,进行生长发育判断
1岁以内新生儿
体格检查?
配奶
脱水程度
补液 休克
婴儿喂养 辅食添加顺序原则
皮下脂肪消耗顺序
败血症
低血糖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xiantianxing肥厚性幽门狭窄
呼吸 哮喘 支气管肺炎 轻重 哪一种病原体肺炎
先天性心脏病 分类 肺门舞蹈
心律失常 心衰
泌尿:急性肾小球肾炎,shen病综合症,泌尿道感染 可以了
缺铁性贫血 巨youxingpinxue itp
血友病 白血病 内科重点
365
惊厥
甲减症状 药
21三体
pku苯丙酮尿症 wilson kf环
知道你们忘了,你点赞,我管饭
不满一岁:
身高=65+(月龄-6)×1.5
体重=6+月龄×0.25=8
体重(2-10岁):2×年龄+8
身高(2-12):年龄×7+75 第一年前三个月的增长值11-13cm,约等于后九个月的增长值
头围的增长:出生时头围相对大,平均33~34cm,1岁时头围约46cm,前三个月的增长值6cm,约等于后九个月的增长值,2岁时头围约48cm,5岁是头围约为50,头围的测量在2岁以内最有价值
一岁时头围等于胸围46cm
头围 经眉弓上缘、枕骨结节左右对称环绕头一周的长度
小儿血压计算,收缩压=(年龄×2)+80(mmHg)
前囟闭合:1岁半,最晚2岁。
后囟闭合:6-8周(2个月)
骨缝2个月
颅缝3~4月
乳牙出生时已骨化 恒压新生儿期开始骨化乳牙萌出4~10个月开始,2-3岁出全
下颌先于上颌
恒牙萌出6岁开始,20-30岁出全
两岁以内乳牙数=月龄-(4~6)
三(二)抬四翻六独坐,七滚八爬岁会走,两岁用勺双脚跳
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大约为其岁数+1
6~12岁阶段乳牙逐个被同位恒压替换
儿童保健
三个傻子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苯丙酮尿症
唐氏综合症
产前筛查:唐氏综合症
新生儿: 甲减,苯丙酮尿症
一月乙肝卡介苗,二月脊髓灰正好,三四五月百白破,八月麻疹岁乙脑
0.1.6乙肝
2.3.4脊髓灰质炎
3.4.5百白破
8 4-7岁麻疹
营养和营养代谢性疾病
基础代谢率(BMR) 小儿基础代谢率的能量需要较成年人高,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
婴儿的BMR约为55kcal/(kg·d)
7岁时BMR约为44kcal/(kg·d)
12岁时BMR约为30kcal/(kg·d)
成年时为25~30kcal/(kg·d)
婴儿55,7岁44,12岁30,成人25~30。
医务(人员)起死(回生)123。
九版儿科学,需要牢记<6月龄婴儿能量平均需要量为90kcal(376.56kJ)/(kg·d),7~12月龄为80kcal(334.72kJ)/(kg·d)。
维生素D缺乏
1~2个月:易激惹、烦闹;
3~6个月:颅骨软化;
7~9个月:方颅;
1岁:肋骨串珠状;
大于1岁:“O”形腿或“X”形腿。
1-2分钟 刚开始很兴奋
3-6分钟就软下来了
7-9分钟思考为何那么快 表示很方
10-12 拿起佛珠开始祈祷下次可以持久一点
1-2天 又开始ooxx了
小儿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饮食调整治疗
第9版
轻,中度:热量60-80 kcal/kg
蛋白质3g/kg
重度:热量 40-60
蛋白质1.5-2
轻度营养不良皮下脂肪为0.4~0.8cm、中度营养不良皮下脂肪为0.4cm以下、重度营养不良皮下脂肪消失。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败血症
5不1低下:
不哭,不吃,不动,体重不升,体温不升,反应低下
黄疸特点:退而复现!
出血倾向:皮肤粘膜瘀点,贫血,肝脾肿大
金葡菌感染为主
足月儿吞咽功能已完善,胎便由胎儿肠道分泌物,胆汁,咽下的羊水组成,呈糊状,墨绿色,
胎便24小时内排出,2-3天排完
早产儿因肠蠕动弱,排出延迟
惊厥幼儿苯巴比妥,年长地西泮。
①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不用糖皮质激素!!!)
治疗首选→苯巴比妥钠(控制惊厥)
脑水肿→呋塞米
②维D缺乏手足抽搐症止抽→地西泮、水合氯醛
HIE,新生儿疾病
1到2天首选核磁,
2到3天选用B超,
4到7天选用CT
1周内用脑电图
严重程度,判断预后,首选检查为脑电图
生理性黄疸:
生后2-3天开始出现,病理性黄疸生后24h没出现
足月儿<221μmol/L(12.9mg/dl),
早产儿<256μmol/L(15mg/dl)
μmol/L=17.1×mg/dL
新生儿溶血:首选↗↗血型,
确诊↗↗Coombs试验、抗体释放实验。
抗体释放实验→→ABO溶血
改良coombs实验→→Rh溶血或者成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胆红素脑病
1期(警告期):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吮吸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
2期(痉挛期):出现角弓反张
3期(恢复期)
4期(后遗症期):核黄疸四联症1、手足徐动,2、眼球运动障碍(落日眼),3、听觉障碍,4、牙釉质发育不良
💪我来给你补点:
-
小儿运动发育: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注释】
(1)抬头 2 个月;
(2)翻身 4 个月;
(3)坐 6 个月能坐一会,还不稳,7 个月就能坐稳了;
(4)滚 7 个月;
(5)爬 8 个月;
(6)走 1 岁;
(7)跳 2 岁。 -
出生乙肝卡介苗,2 月脊灰炎症好,345 月百白破,8 月麻疹岁乙脑
【注释】
刚出生:卡介苗,乙肝疫苗(第 1 次)。
1 个月:乙肝疫苗(第 2 次)。
2 个月:脊髓灰质炎糖丸(第 1 次)。
3 个月:脊髓灰质炎糖丸(第 2 次),百白破(第 1 次)。
4 个月:脊髓灰质炎糖丸(第 3 次),百白破(第 2 次)。
5 个月:百白破(第 3 次)。
6 个月:乙肝疫苗(第 3 次)。
8 个月:麻疹疫苗。
1.5~2 岁:百白破(复种)。
2 岁:乙脑疫苗。
3 岁:乙脑疫苗(复种)
4 岁:脊髓灰质炎糖丸(复种)。
6~7 岁:麻疹疫苗(复种),百白破(复种),乙脑疫苗*(复种)。 -
过度期食物添加:支离破碎(汁泥破碎)
【注释】
1~3 个月添加汁状食物:菜汤、水果汁。
4~6 个月添加泥状食物:米汤、米糊、稀粥、蛋黄、鱼泥、菜泥。
7~9 个月添加末状食物:粥、烂面、碎菜、蛋、鱼、肝泥,肉朱、饼干。
10~12 个月添加碎状食物:粥、软饭、烂面条、豆制品、碎菜、碎肉等。
4. 新生儿保暖
(1)暖箱湿度
相对湿度 50%~60%。
(2)暖箱温度
1 kg 的婴儿出生 10 天以内,需要温度 35 度(2 斤 10 天需 35)。
1.5 kg 的婴儿出生 10 天以内,需要温度 34 度(3 斤 10 天需 34)。
2 kg 的婴儿出生 2 天以内,需要温度 34 度(4 斤 2 天需 34)。
5.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硬肿发生的顺序:小腿 → 大腿外侧 → 整个下肢 → 臀部 → 面颊 → 上肢 → 全身。
技巧:小腿大腿都是下肢,臀面上肢都是全身。
硬肿范围可按:头颈部 20%,双上肢 18%,前胸及腹部 14%,背及腰骶部 14%,臀部 8%,双下肢 26% 计算。
技巧:头颈 20,双 9 上,臀 8,下肢为 26。
6. 风湿热诊断标准
五 (舞蹈病) 环(环形红斑)星(心脏炎)光(多关节炎)下(皮下小结)。
【注释】
7. 川崎病 myheart
m(膜)-口腔粘膜充血;
hand(手)-手足红斑;
eye(眼)-球结合膜充血;
anatomy(淋巴结)-颈部淋巴结肿大;
rash(皮疹)-皮疹;
T(体温)-发热。
川崎病又称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症,是一种急性全身性中、小动脉炎,好发于冠状动脉。表现为发热、皮疹、球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充血、手足红斑和硬性水肿以及颈淋巴结肿大。
8. 川崎病治疗
(1)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2)糖皮质激素(合并有心病表现);
(3)抗血小板聚集;
(4)阿司匹林 (首选)。
总结 5 句话:发热 5 天伴四项,淋巴黏膜眼手足,皮疹舌头似猩红,排外诊断川崎病,丙球糖皮血小板。
9. 岀疹与发热的关系
水仙花,莫悲伤,即按发热先后顺序为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水痘是发热第 1 天岀疹,猩红热是发热第 2 天岀疹,天花是发热第 3 天岀疹,麻疹是发热第 4 天岀疹,斑疹伤寒是发热第 5 天岀疹,伤寒是发热第 6 天岀疹。
幼儿急疹:热退疹出,一天出齐。
水痘:四世同堂。
另有记忆法: 水风猩天麻斑伤,第几个字即热后几天出疹。
本条由战友@秋天蒲公英 提供。
-
轻、中、重度脱水判断做题技巧
只要题目出现「稍××」,「刚刚××」为轻度脱水;
出现「尿极少,循环系统障碍」等为重度脱水;
出现「明显××而无循环障碍」为中度脱水。 -
小儿脱水的充累积损失量
轻度 30~50 ml/kg 占体重的 3%~5%。
中度 50~100 ml/kg 占体重的 5%~10%。
重度 100~120 ml/kg 占体重 10% 以上。 -
小儿补液量
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就是上面脱水分度的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轻度脱水约为 90~120 mL/kg。
中度脱水约为 120~150 mL/kg。
重度脱水约为 150~180 mL/kg。
重度脱水的患儿应快速扩容,用 20 mL/kg 的等张含钠液 30~60 分钟内快速输入
重度酸中毒的患儿可用 1.4% 碳酸氢钠溶液扩容,兼有扩容和纠酸的作用。 -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听二看三抬头;(此处抬头应为 2 月,为了口诀记忆,写成 3,请给位战友注意)
四撑五抓六翻身;
七坐八爬九扶立;
一岁左右能独走。 -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哭二笑三认母;
四月大笑五认生;
七月无意说爸妈;
八月有意仿大人;
十月招手会再见;
一岁以后能说话。 -
小儿动作发育规律
二抬四翻六会坐,
七滚八爬周会走。
小儿神经发育规律
一哭三笑四认母,
七抓八语周逗人。
-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哭二笑三发声;
四咿五呀六爸妈;
七八模仿九会意;
一岁娃娃会说话。 -
小儿动作发育规律
一看二听三抬头;(此处抬头应为 2 月,为了口诀记忆,写成 3,请给位战友注意)
四撑五抓六翻身;
七爬八作九扶站;
一岁娃娃会说话。 -
X 线检查腕部骨化中心发育
头钩桡三 3 岁前;
月舟大小幼儿园;
尺骨远端小学后;
青春期前豆骨见。
注:正常小儿 4~6 个月出现头骨及钩骨,桡骨远端 6~12 个月,2~3 岁出现三角骨。4~6 岁出现月骨和大、小多角骨,5~8 岁出现舟骨。尺骨远端的成骨中心 6~8 岁时出现。而 9~13 岁时出现豆骨。
-
儿科常见出疹疾病的出疹时间
一是风水二是猩;
天花幼疹三天出;
麻疹四天出皮疹;
斑疹伤寒五天明;
伤寒需到六日后;
出疹时间要记清。 -
小儿握持反射特点
一紧二松三消失;
四握五抓六移物;
九月随意钳小珠;
一岁用匙无翻书。 -
小儿辅食添加顺序
一油二汁三四粥,蛋羹菜泥五到六,七面八鱼九肝肉。
注:数字均为月龄,油为鱼肝油,汁为果汁、菜汁等。 -
小儿语言发育歌
2 喉 3、4 伊呀笑,5、6 单音生熟人。
7、8 个月发双音,9 个月时懂再见,
10-11 仿成人,1 岁叫名 2 岁语。
2 月发喉音;3~4 个月咿呀发音并能笑出声;5~6 个月发单音认识母亲及生熟人;7~8 个月发双重音;9 个月懂再见;10~11 个月模仿成人动作;1~1.5 岁能说出物品及自己的名字,2 岁用简单语句表达需要。
- 小儿疫苗初种歌
出生乙卡灰质 2,
3 月白百麻疹 8,
灰质白百各 3 次,
3、4 月龄好交叉。
注:出生时即种乙肝、卡介,2、3、4 月打灰质,3、4、5 打白百,8 月打麻疹。
- 小儿头胸围歌
生时头围 34,前 3 后 9 都长 6,1 岁头围 46,2 岁头围 48,5 岁头围 50 整,15 岁时已长成。成人 54~58。
胸围生来 32,比起头围少 1、2,头胸相等 46,1 周岁或 1 岁半。
-
小儿体重歌
生时体重 3 千克,一周体重掉些个,
前半年月 600~800,后半年月降一半,
若按公式算体重,月乘点 7 点 25.
算时勿忘加基础,前半加 3 后加 6,
2 岁以后青春前,年龄乘 2 加 8、7,
2 岁 1 岁最好记,2 岁 12、1 岁 9。 -
小儿运动功能发育歌
2 月抬头 4 月握,7 月翻身 6 会坐,8 爬 9 站 1 岁走,2 跳 3 跑会骑车。
2 个月开始抬头;4 个月手能握持玩具;6 个月会坐;7 个月能有意识地翻身至俯卧位,或从俯卧位至仰卧位;8 个月爬;9 个月站;1 岁会走;2 岁会跳;3 岁跑,骑三轮车。 -
小儿身长歌
小儿出生是半米,生长最快 1 岁里,
前半年月 2.5,后半年减 1 厘米,
1 岁时为 75,2 岁时为 87。
2 岁以后这样记:每年增长 6~7。
身高基础为 70,再加年龄乘以 7。
注:小儿出生 50 厘米。前半年每月长 2.5 厘米。后半年每月长 1.5 厘米。2 岁以后每年长 6~7 厘米。2 岁以后身高的估计公式为 75 + 年龄(岁)× 7。
-
出牙歌
6 月出牙 2 岁半,6~7 岁把牙换。
乳牙月龄减去 6,17~30 恒牙够。
乳牙多于生后 4~10 个月萌出,最早 4 个月,12 个月未出牙可视为异常。乳牙 20 个,3 岁前出齐。2 岁内乳牙数为月龄减 4~6. 17-30 岁恒牙出齐。 -
小儿骨化中心歌
生时无骨化,尺骨远最后,
3 月头状钩,1 岁桡骨骺,
以后岁加 1,10 岁 10 个够。
出生时无骨化中心,3 个月时自腕部头状骨、钩骨开始出现骨化中心,1 岁时桡骨骺中出现,以后呐,骨化中心的个数等于年龄 + 1,至 10 岁时骨化中心出齐,共 10 个。最后出现的是尺骨远端骨化中心。
- 小儿神经系统反射歌
吸吮反射 1 岁无,
握持拥抱 2、4 消。
3、4 个月克布征,
2 岁巴氏征阳性。
吸吮反射出生时就存在,1 岁后消失。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生后均存在,3 个月后消失。3-4 个月婴儿,因四肢的屈肌张力高,克尼格征阳性。2 岁以内巴彬斯基征可以阳性。
- 小儿原发肺 TB 歌
压迫分叉似百咳,
压迫支管可喘鸣,
压迫喉返可声嘶,
压迫静脉可怒张。
32.营养不良并发症————
最早:体重不增
最常缺:维生素A
早期不缺:维生素D
恢复期缺:维生素D
较少发生:佝偻病
最危险:自发性低血糖(常考)
最先累计:腹部
最后累计:脸颊
☜儿科全部总结
快速记忆儿科系统考点!
考前急救!!🙋🙋🙋
来,知道你们忘得差不多了。
胎儿期 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
围生期 28W 至产后1周 死亡率最高 反应国家医疗水平
新生儿期 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天 死亡率第二高
婴儿期 出生到1周岁之前 生长发育最快
幼儿期 1岁满3周岁 最易受伤 营养缺乏
学龄前期 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 智力发育最关键时期
不满一岁:
身高=65+(月龄-6)×1.5
体重=6+月龄×0.25
3个月内的小儿身长(cm)=50+(月龄)×4;头围(cm)=34+(月龄)×2
头围的增长:出生时头围相对大,平均33~34cm,1岁时头围约46cm,前三个月的增长值6cm,约等于后九个月的增长值,一岁时头围等于胸围46cm,2岁时头围约48cm,5岁是头围约为50,头围的测量在2岁以内最有价值
(2-10岁)体重=年龄×2+8
身长=7x年龄+75
头围=46+年龄-1
一岁胸围=头围
身长50-75-87 无灵气无霸气
头围34-46-48
出生 1 2岁
身高(2-12):年龄×7+75 第一年前三个月的增长值11-13cm,约等于后九个月的增长值
小儿血压:
收缩压=80+(年龄×2)
舒张压=2/3收缩压
头围 经眉弓上缘、枕骨结节左右对称环绕头一周的长度
小儿血压计算,收缩压=(年龄×2)+80(mmHg)
前囟闭合:1岁半,最晚2岁。
后囟闭合:6-8周(2个月)
骨缝2个月
颅缝3~4月
乳牙出生时已骨化 恒压新生儿期开始骨化
乳牙萌出4~10个月开始,2-3岁出全
下颌先于上颌
恒牙萌出6岁开始,20-30岁出全
两岁以内乳牙数=月龄-(4~6)
三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周岁)会走,两岁用勺双脚跳,三岁会跑
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大约为其岁数+1
6~12岁阶段乳牙逐个被同位恒压替换
以1周岁为界。大于1岁,左手腕。小于则膝关节
颈,胸,腰椎,361度
发热咳嗽 问诊
自我介绍 人文关怀
主诉
合并脑水肿
能用糖皮质
100 120-20
80 130ml*9/10